香港人食無定時,工作及生活壓力又大,非正式統計,五個成年人就有兩個有腸胃相關的疾病。很多人都認為,腸胃欠佳,最大原因因為飲食習慣所致,但除此之外,不良的生活習慣亦會引致腸胃病的產生。
上班族一忙起來,三餐都沒時間吃,不規律飲食時間、暴飲暴食、長時間空腹再突然大量進食等,這樣的飲食模式久而久之,就會腸胃系統造成傷害。
膳食纖維是腸道內的好菌生長所需要的食物,也可以幫助腸道蠕動、排便順暢,因此當膳食纖維攝取不足,腸道內好菌無法順利生長,會導致腸道環境不佳,容易導致便秘的情形發生,影響腸道健康。若水分補充不足,則有可能使糞便變得乾燥,而難以排出。
食用過多或是空腹食用一些容易促進胃酸分泌的刺激性食物,可能會導致胃黏膜損傷而影響胃功能,如酸性、辛辣、高油脂的食物及酒精等,食用過多除了會影響胃功能以外,也會導致腸道的菌叢失衡而影響腸道健康。
長時間坐著、活動量過少、長期吸煙等都可能會影響腸胃功能,原來吸煙可能導致腸胃黏膜損傷,使腸胃失去保護;活動量少會降低腸胃蠕動,造成消化不良、便秘的情形出現。
繁忙的日常生活,壓力過大、精神緊張,又容易焦慮,可能會使胃腸功能失調。因為腸道菌可能會合成神經傳遞物質,若腸道益生菌不足,也很可能是引起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元兇。
要腸胃健康,除了注意飲食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每年做身體檢查之外,亦要留意一下身體發出的警號,有任何不妥的地方,就應該馬上求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