愈來愈多人注意健康,都會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;但體檢項目林林總總,套餐價錢由數百元至數萬元不等,大家到底應如何選擇?
愈來愈多人注意健康,都會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;但體檢項目林林總總,套餐價錢由數百元至數萬元不等,大家到底應如何選擇?
–了解自己需要
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選擇,普遍會揀最便宜,或涵括最多項目、看似全面的體檢套餐。但其實身體檢查合適與否,並非單靠價錢、項目數量而定,而是針對個人自身需要。
選擇體檢時不知道如何入手,應先了解自己的高危因素再作考慮。例如:都患上脂肪肝;而肥胖人士則多數與「三高」有關連;建議一般可先驗血和驗小便(泌尿情況)兩方面。若報告結果數字有異常,再作進一步檢查。
–年齡考量
不同年齡層,潛在的疾病風險也相對不同。因此在選擇身體檢查時,也必需考慮年齡因素。20-30歲正值事業拼博期,較容易因工作壓力過大而患上甲狀腺疾病;常見病徵包括:心悸、焦慮、失眠等,嚴重更會併發凸眼症、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鬆;經常出現以上症狀人士,可以針對選擇選擇甲狀腺血液檢查,以預防相關風險。
–家族病史傾向
在進行體檢前,宜先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,再選擇檢查項目;因為不少疾病與家族、生活習慣相關。其中心臟病、糖尿病、中風、乙型肝炎、高血脂等雖然不是遺傳病,但同一家族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甚至基因都是相近的,會有較高患病風險。其中大腸癌,一般建議從50歲開始照大腸鏡,如有家族病史,便應最少提早5年就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