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力共振掃描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 MRI)是一種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。 其原理是藉其強力磁場,將人體內的氫原子短暫地重新排列,並經無線電釋放獨特訊號,在精密接收儀器和電腦運算後, 構成多角度獨特影像及資訊。有別於X光檢查或電腦掃描,磁力共振掃描並不帶輻射。
對比其他影像造影檢查方法,磁力共振掃描在檢查身體軟組織和神經組織方面比較優勝,較常應用於腦部、脊髓神經、關節、韌帶肌肉、 心臟、血管、腹部及盆腔器官等檢查。磁力共振掃描亦可用於診斷部份癌症,除幫助偵測腫瘤位置外,亦協助醫生規劃病人的治療方案,及於治療期間監測腫瘤的變化。